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3-04-23 浏览: 166
     2022年6月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量224.8万辆,零售渗透率达到27.4%。   在这种背景下,线控底盘这个品类迎来了很大的机遇。   2020年,线控制动的市场空间约为17亿元。假设2025年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达到50%,预计国内线控制动市场规模将达到247亿元。   线控底盘主要通过检测器将驾驶员操作释放的机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控制器和执行器完成相关的驾驶决策。   与传统底盘相比,线控制动底盘系统具有智能化、轻量化、车辆设计灵活性、节能和操作***等优点。   此外,线控制动底盘系统还可以帮助缓解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帮助车辆实现能量回收。   业内普遍认为,线控制动产品是未来自动驾驶的基石,是汽车自动辅助驾驶的关键环节。   但由于安全要求高、技术壁垒高等制约因素,国内线控产品在主机厂的市场普及率并不高。   尽管如此,对于100亿规模的线控市场,国产替代必然是未来的***选择,线控产品的国产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   5月,线控机箱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栗坤科技”宣布完成近2亿元的A轮和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袁晶资本和创新工场联合领投,上海自贸区基金及其临港新区科技基金、九合创投跟投;A+轮融资由嘉实投资领投,一旗跟投,老股东景源资本、上海自贸区基金及其临港新区科技创新基金跟投。   9月1日,李坑科技董事董天、李坑合资公司总裁助理、一汽李和副总经理唐越做客“科创前线会客厅”,解析线控制动产品的机会。   以下内容基于采访对话原创编辑:   在智能化和电气化的趋势下,   中国汽车工业的新机遇是什么?   目前,全球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一场长达百年的变革。对于汽车产业链的从业者来说,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技术上,汽车从机械结构向ECU电控转变,电子电气板不断集成。   在体验方面,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的出现以及层出不穷的应用给C端用户带来了多样化的体验。   此外,市场需求端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过去,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欧美日是全球汽车行业的“大佬”,牢牢占据着R&D中心和商业中心的位置。   如今,在多重政策和资源倾斜的推动下,中国的整车生产和供应链国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逐渐从政策补贴导向转变为用户导向,中国造车新势力韦小立走上历史舞台,汽车产业中心开始转向中国。   随着国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合资企业唐越认为,中国造车新势力正在推动整个行业向智能化、电动化发展,而韦小立等国产厂商也在进一步提高国产车价格,寻求提升品牌调性,以突破原有的品牌定位。   当中国车企走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前沿,中国品牌也在不断寻求向上突破。此时,欧洲的传统Tier1往往不能满足R&D的快速合作和产品优化的需求。   中国本土化的产业链企业获得了新的机遇——反应迅速、与中国汽车企业深度联合研发的国内本土零部件厂商变得不可或缺。   力科科技的东田也认同这一观点。   在董天看来,如今全球汽车工业产业中心的转移,为本土化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智能驾驶的需求下,对车辆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感知、决策、执行能力的提升,以及国内的突破。”   自动驾驶的基石,   线控刹车去哪了?   在汽车国产化、电动化、智能化的新要求下,自动驾驶功能备受行业内外关注。   自动驾驶通常分为三个部分:感知、决策和执行。   过去由于大量AI算法、新型传感器、计算芯片的介入,感知和决策层更受资本关注,需要重资产投入的部分往往坐“冷板凳”。   但是,没有执行器,自动驾驶就无法真正落地前装市场。在L2+定点的今天,自动驾驶中的执行器越来越受到重视。   线控底盘是自动驾驶中执行环节的核心和关键部件。   业内曾经有一种说法,线控底盘是未来自动驾驶的新基石。   与传统底盘相比,线控制动底盘系统具有智能化、轻量化、节能、操作***、车辆设计更加灵活等优点。   “与传统底盘相比,线控底盘不仅具有更好的压力建立能力,而且有助于实现能量回收。此外,线控底盘还具有安装空间小、踏板手感可调等优点。”   董天认为,线控底盘将成为未来电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的标准产品。   唐越进一步从投资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我们投资汽车行业,会关注自行车的价值,它决定了产品的市场空间。   底盘零部件线装自行车价值普遍在1000元以上,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领域。   此外,一方面,线控产品通过能量回收,渗透率高,体现了新能源汽车中增加续航里程的价值,为自动驾驶实现垂直控制提供了便利。   那么,线控制动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什么阶段?   董天认为,今天仍然是“线控制动产品应用和爆发的前夜”。   他对此进一步分析道:   从安装率来看,目前线控制动产品的安装率只有10%,主要是电动汽车,满足其能量回收、驾驶辅助等需求。   从技术路径上来说,线控制动会分支为一箱和两箱两种路径,不同的车企会选择不同的技术路径。   对于高阶驾驶辅助要求较高的车辆,通过在硬件中嵌入冗余来实现高阶驾驶辅助值。   但由于大规模的***驾驶辅助成本相对较高,且大部分传统汽车的价格区间在10万~ 15万左右,短期内一箱路线仍是L2自动驾驶的主流。   当被问及资本方如何看待今天的线控制动市场时,唐越认为:   “随着L2+开始进入车企定点期,线控底盘创业团队逐渐获得资本青睐。目前,通宇、盈创等公司相继获得大额融资,逐步取代博世等外资品牌,线控制动国产化进入爆发期。”   03线控刹车着陆速度,   如何做好线控制动的启动窗口期   虽然线控产品的国产化和落地应用已经全方位加速,但是线控产品领域仍然存在诸多挑战。   董天认为,目前,线控制动市场在不断扩大,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提高主机厂对国内资本的接受度,是未来企业需要直接面对的挑战。   此外,抓住时间窗口对于线控底盘启动尤为重要。   “线控领域的企业拿到足够的订单、数量,把产品推出来,用不了太久。”董天说。   当被问及智能机箱未来发展将何去何从?合资企业唐越认为,未来智能底盘将呈现三大趋势:综合线控、集中控制器、分散执行器:   1.智能底盘未来会逐步走向全线控制。   作为连接环节,目前落地***快的部件是线控刹车,转向和悬挂会逐渐走向线控,让人工智能在汽车中发挥***大的力量。   2.集中控制器。   之前驾驶舱域和自动驾驶域都在说域控制器的逻辑,底盘域会逐渐走向区域控制。   分区控制的好处之一是可以减少线束的数量;   二是可以根据当前路况或车况,给出横向、纵向、垂直方向的整体控制指令,提高驾驶体验。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 第1张   3.执行机构的权力下放。   如轮缘制动,四个车轮分开控制,在失速状态下通过调节每个车轮的转速就可以快速实现制动,并且可以基于四个车轮接触面上不同的摩擦力分别进行制动。   董天,力科科技,说道:   “全线控制和更高的集成度将是未来智能底盘的大趋势。作为企业,易立科技会结合产业化落地时间做出相应的布局。”   对于所有企业来说,线控依然是优质的创业对象。对于本土线控方案和底盘,如果客户要买单,团队成熟度、产品先进性、服务能力都是需要提交给客户的成绩单。   在合资公司看来,为了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未来的线控制动创业公司应该专注于客户获取、产品迭代和零部件。   唐越进一步分析道:   1.短期内部人控制创业企业要贴近重点客户,尤其是大车企的客户,做好产品特色,在占领市场的窗口期赢得重要客户的合作,建立长期合作的信任。同时要守住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   2.长期企业要不断突破其他线控部件,拓展自行车的价值,随着L3、L4的落地不断推出新产品。   3.在未来,底盘的各种组件将被集成。只有掌握了各个部件的控制逻辑和能力,才能***终成为集成下的***终集成者。   所以线控创业团队也要有能力拓展一些线控组件,快速提炼不同组件的控制逻辑,并加以整合,在控制器中心化的趋势下抢占先机。

推荐阅读:

热缩管的颜色简介

双电源转换开关调试时需要注意哪些步骤

kbo的工作条件

TAGS:
推荐文章
Theme By sscmwl模板,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