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资料来源:设备之家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3-05-01 浏览: 468
     据估计,新冠肺炎疫情后,全国口罩***低日产量不足2000万只。在稳定的形势下,我国口罩的产能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但在目前的特定时代,即使日产量上亿,人均也达不到。更何况,在抗疫***线还有大量的医护人员和警察。日常消耗巨大。而且新冠肺炎的爆发恰逢春节,很多工厂因节假日停产,难以复工,所以目前的产能堪忧。   医用口罩的生产,必须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才能生产。根据NMPA的数据,中国发放的医用口罩注册证约为560张,有医用口罩注册证的厂家不到400家。口罩生产企业很多,但是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从产地来看,2019年获得医用口罩生产许可的企业有353家,其中河南、江西、江苏、湖北、广东居多,其中河南省***多,有68家企业,许可138家。   来源:***医药产品管理局、新京报、   国鑫证券经济研究所   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各级政府呼吁提高防疫材料的生产能力。2月初疫情爆发后,大量医疗器械企业、非医疗器械企业甚***个体户进入相关医疗器械制造行业。特别是对防疫口罩、防护服、测温枪等防疫物资的生产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资金。其中需求***大、工业和民用基础***强的口罩投资生产***为突出。   投资和生产主要来自以下三个层次的公司:   1、传统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分为原口罩生产企业增加生产线和其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此类企业专业性强,在资质申请、法制建设、产品合规、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等领域责任心强。例如,浙江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一家历史悠久的上市公司,与深圳何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条kn95口罩(M95)自动生产线。通过扩建生产线,高峰日产量扩大到80多万条。   2.受政府委托或响应政府号召的大型非医疗器械央企或民营企业。如位于湖北的恒天嘉华非织造布有限公司、广西上汽通用五菱、甘肃兰州石化公司、陕西五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广汽集团、福建爸爸宝贝有限公司、深圳龙华富士康、深圳比亚迪等。这类企业由政府扶持,具有设备和原材料优先的特点。投产后将进一步释放口罩产能,缓解市场压力。   3.非医疗器械企业。这些企业基本都是从零开始进入医疗器械领域的。没有关于可利用的生产现场条件、生产工艺标准、法规要求、证书申请、生产设备、原材料、专业工程师和工人的信息积累。在利益趋势下,我踏入了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是对口罩的生产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未来这类企业在经历了商业浪潮的热潮后,将面临很大的风险。如何继续发展,如何收回成本,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口罩生产没有太多技术壁垒。准备好原材料就可以生产一台口罩机。哪怕机器是二手的,原料只是一张纸,口罩也能做出来。所以,一个脏乱差的小作坊在所难免。甚***有些原材料回收后低价出售。   其实生产环境对于口罩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建造一个正规的无菌车间需要花费数百万。比如跨界生产口罩的比亚迪、富士康、中石化,都有自己的符合口罩生产条件的无菌产房,节省了三个月装修厂房的时间,生产的口罩质量也相当让人放心。   企业调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2月10日,全国新增医疗器械22766件,新增口罩154件。其中,山东新增医疗器械经营范围***多,广东省次之。   根据***医疗用品管理局数据库(部分省市未更新),新注册口罩77个。其中,湖南31家、湖北8家、浙江7家、陕西6家、山西6家、江苏4家、重庆3家、上海2家、北京2家、江西2家、广西2家、四川2家、辽宁1家、天津1家。   随着春节复工和新生产线的开工,医疗机构的压力略有缓解。然而,工业和民用仍有难以满足的巨大需求。随着大量企业复工,工业和民用口罩需求持续增加,口罩需求仍面临较大压力。如果防疫形势在短时间内得不到缓解,防疫部门可能会对工业口罩的单位时间进行限制,那么口罩的更换频率必然会增加,需求会继续增加,生产压力依然巨大。   危险   2020年2月5日,由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发起,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广东省医疗器械管理学会、ITES深圳产业展联合主办的广东省医疗器械智能生产服务平台开始探讨整合急救医疗器械、原材料、机加工供应商。2月7日启动急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供应商名单,2月8日正式启动。经过每日更新,名录已扩充***400余家,包括口罩等各类设备供应商、熔喷布等原材料供应商、温枪传感器等零配件供应商、环氧乙烷灭菌等服务商,基本满足了企业通过平台寻找上游产业链的需求。   据抽样统计,目前通过平台提供的单口罩设备约有600台。据了解,列入平台供应商名单的深圳市鸿合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短短几天就接到了70多条平板口罩自动生产线的有效订单。其关联公司,上市公司深圳何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惠州何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到超过1700份有效订单。就我们所见,口罩生产线应该是在交割日之后达到生产井喷,但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随之而来的是生产原材料的短缺,无纺布、熔喷布、耳带、鼻条等原材料的需求成倍增长。疫情前的常规产量远远不足以支撑新设备的产能需求,原材料的短缺将极大限制口罩生产设备到位后的产能。以BFE99%熔喷布作为口罩的核心原料。市场价格从2万元左右一吨飙升到***高30万元一吨,依然一布难求。如果按30万元一吨计算,一个口罩的成本会增加0.9~1.2元。(注:根据相关资料初步测算,具体情况以市场实际为准。)原因不仅仅是熔喷布企业的生产能力,还有熔喷布的上游材料, 聚丙烯,由于复产缓慢和自身生产技术原因,无法大幅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是整个产业链的瓶颈限制了口罩的产量。随着政府开始统一调配部分原料生产资源,对于刚进入口罩生产行业的企业来说,寻找原料供应更是雪上加霜。   比原材料涨价更严重的是没有工人。一些工厂使用次先进的机器,对工人的需求很大。每天需要500多名工人生产200万个医用平板口罩和6万个KN95折叠口罩。但是现在为了防控疫情,需要隔离,很多回村的工人出不去,出来的进不了工厂,大大影响了人的效率。如果这些人都能到岗,相信很快产能就会提升。工人的工资必须上涨。以前一个男的一个月6000,现在可能1.5万-2万。特殊时期,运费也上涨了近4倍。   于是,口罩生产设备的供应逐渐出现了问题和隐患。由于上游产业链复产缓慢,海外原料库存不足,产能有限,进口周期长,审批手续慢。因此,生产口罩的生产线可能有延期交货的可能性。比如口罩生产设备的核心配置超声波点焊机,目前市场上缺货,点焊机的缺货来源于其核心部件压电陶瓷片的缺货。   除了上游零配件的问题,口罩生产线的质量也存在隐患。现在市场上一些供应商正在紧急研发生产疫情后的口罩生产线。2月底到3月初,2月中旬口罩生产线大量订单输出后,口罩生产线及其生产的口罩质量问题可能会集中出现。   不可否认,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未来1-2年内,国内口罩生产行业必然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看到上面提到的种种隐忧,你还认为买个口罩机就能印钱吗?

推荐阅读:

电压互感器防止烧毁的方法

双电源转换开关使用技巧

电流互感器短路后真空干燥的方法步骤

TAGS:
推荐文章
Theme By sscmwl模板,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