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自今年入梅以来,湖北已遭受六轮暴雨袭击,导致多条供电线路停运。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出动41万余人次、8万余台次车辆,以***快速度抢修恢复供电,确保了220千伏以上主网安全稳定运行,基本实现了一般受灾地区“不过夜”供电恢复。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3-04-18 浏览: 139
     在灾后重建中,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强化“短板”,继续加快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使湖北电网更加强大。   实施机井电气化,释放全省用电潜力   9月9日,在襄阳市襄州区黄龙镇万鼎新村泵站,随着供电人员给一台新增加的250千伏变压器送电,汩汩的水流从泵站流向1100亩农田,保障了村民灾后恢复生产。   8月31日,省委、省政府部署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是关系***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将农网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组织实施了“通电打井”工程。   此前,***电网与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和“通电打井”工程,提出到2017年底新建和改造3.39万口井的供电设施,预计总投资45.01亿元,惠及近千万亩农田。   在香洲区,过去农民靠柴油发电机灌溉水井,灌溉1亩地一年要152元。但机井通电灌溉后,每年每亩地只需42元,可节省110元。目前香洲区已安装变压器56台,将惠及近6万亩农田,节约资金600多万元。   今年,湖北省已投资170亿元用于配电网工程,新建和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2.4万多公里,新增配变容量105万千伏安。   配网改造持续释放全省用电潜力。8月以来,湖北电网灾后连续8次创历史新高,***突破3000万千瓦,***高达到3084.4万千瓦,位居华中第二、全国第十,其中武汉***大用电负荷达到1038万千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三。   依靠科技创新智能电网,省时增效   "塔基完好无损,没有受到洪水的侵蚀."洪水期间,汹涌的洪水淹没了武汉府河旁220千伏阳里一二回路75号塔的基础。武汉供电公司输变电巡检室防汛应急分队万飞乘坐冲锋舟靠近铁塔,拿出一台自主研发的“水下来客仪”,将摄像头放入泥泞的洪水中,液晶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铁塔基础的红外图像。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研发的“水下瞄准镜”已装备在全省电力检修运行系统中,具有照明和内窥镜功能,还可获取红外和紫外图像,为水患线路的专项巡视增添了水下“千里眼”,还能在日常巡视中准确记录相关信息,便于后期监控。   经过暴雨洪水的洗礼,全省一线电力职工的手机上已经安装了一款“奥维地图”导航软件。打开软件,地图上每个塔的位置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还能形成一张到这个塔的导航线路图。   该软件由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利用Ovi互动地图APP开发,填补了专门为输电线路开发导航软件的空白。该软件不仅像“眼睛”一样指引方向,还能实现运维人员的实时交互和定位,使巡检人员到达目标现场的时间缩短一半。   依托水下来客、三维地图、无人机等科技装备,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在本次抗洪救灾中开展恶劣天气下输电线路专项巡视6312次,恢复受灾地区变电站137座,及时发现并处置危及电网设备运行的灾害194起,为全省防汛保电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计成本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自今年入梅以来,湖北已遭受六轮暴雨袭击,导致多条供电线路停运。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出动41万余人次、8万余台次车辆,以***快速度抢修恢复供电,确保了220千伏以上主网安全稳定运行,基本实现了一般受灾地区“不过夜”供电恢复。 第1张  7月14日,牛山湖分洪后,降低梁紫湖水位的***办法是由凡口泵站抽到长江,为其供电的110kV凡口变电站一直满负荷运行。   8月11日上午,运维人员发现1号、2号变压器低压侧连接器发热,***高温度达到80.5℃。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立即组织抢修人员制定降温方案。当天上午11时,该公司现场处理6根通风管道,通过带电作业成功建立通风循环系统,1小时后成功“退烧”。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运检部孙志岳介绍,该公司近年来投资2917万元对凡口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变电站总容量由3.2万KVA翻了一番,达到6.35万KVA。今年4月,还投资180万元储备了一台8000 KVA变压器和三台开关柜,确保供电万无一失。   凡口变电站用电负荷的90%用于保证泵站排水,相当于公用站专用,且执行农业排灌电价低于电网企业从电厂购买的上网电价,从成本核算上看对电网企业不划算。“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不计成本、不计价格,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汛期,全省排水电量同比增长50%以上,需要承担大量电费交叉补贴。此外, 公司已投入铁塔、电杆、电线电缆、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防汛救灾工具等应急抢修物资约3.4亿元。(记者刘天宗通讯员***)   互连   电力供应仍存在薄弱环节。   输电线路防洪标准有待提高。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运维部主任马建国认为,经过这次特大洪水检查,湖北省输电线路的防洪标准有待提高。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的净距应考虑为100年一遇洪水灾害水位,220千伏及以下输电线路的净距应考虑为50年一遇洪水灾害水位。此外,位于湖区和蓄滞洪区的塔应配备可视化在线监测设备,以实时控制线路运行。   未来,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将与气象、地质部门开展深度合作,绘制高精度县级城区洪涝、滑坡、渍涝风险分布图,用于指导线路、站场的日常运维、巡检、技改、检修,确保暴雨等灾害爆发时供电能够“挺过去”。 自今年入梅以来,湖北已遭受六轮暴雨袭击,导致多条供电线路停运。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出动41万余人次、8万余台次车辆,以***快速度抢修恢复供电,确保了220千伏以上主网安全稳定运行,基本实现了一般受灾地区“不过夜”供电恢复。 第1张  期待配电站建筑的“地下到地上”   一些开发商为了经济利益,往往将小区配电站设在地下室,暴雨洪水导致长期停电的问题十分突出。7月6日,暴雨导致武汉南湖、光谷地区119台配电变压器被淹,23个小区停电。其中45台变压器在地下,维修难度大。部分小区因地下配电室内涝无法抽水,停电时间长达10多天。   武汉供电公司曾要求开发商在地上建一个配电室,开发商拒绝配合。武汉市目前有2037处配电设施位于地下,均不同程度存在渍水隐患。供电公司逐年加大运营改造投入,加防水墙,堵洞,加高设备基础,但治标不治本。“地下转地上”每个配电站需要投资120万-200万元,但选址难以实施。 自今年入梅以来,湖北已遭受六轮暴雨袭击,导致多条供电线路停运。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出动41万余人次、8万余台次车辆,以***快速度抢修恢复供电,确保了220千伏以上主网安全稳定运行,基本实现了一般受灾地区“不过夜”供电恢复。 第1张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呼吁,建议政府部门协调各方诉求,推动整改,让供电设施“地下到地上”。对于新建住宅区,尤其是低洼地区,要核对规划来源,在住宅区地面上留有足够的供电设施空间。

推荐阅读:

箱变与箱式变压器的差别与关联

塑料扎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热缩管三种类型的介绍

TAGS:
推荐文章
Theme By sscmwl模板,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