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资讯 > 正文

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两会”上,***志敏等市人大代表关注了申城道路监控设施补光灯过亮的现象。“补光装置设置不合理,成为致盲司机的‘罪魁祸首’,但会导致交通事故,危害公共安全。”“补光灯不能只追求图像清晰度而忽视光污染损害”...

评论:0 发布时间: 2023-04-29 浏览: 255
     这与市民的切身感受不谋而合。早在去年4月,奉贤区市民吴欢就通过“百姓建议征集”的渠道提出了内容类似的建议。   随着申城道路监控设施的完善,补光灯过亮刺眼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吴欢的建议提出后,很快被采纳,申城公安部门随后采取多项措施对刺眼的补光灯进行调整、完善和整改。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为什么还是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   强光猝不及防,眼睛都白了。   吴欢之所以提出建议,是因为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感受到了这一点。去年年初的一个雨夜,他开车经过奉贤区一个路口时,上面的电子监控补光灯瞬间发出强光,透过挡风玻璃照进车内。由于道路两旁没有路灯,眼睛之前一直在适应弱光环境,突然的强光刺激,再加上路面雨水的反射,眼睛无法适应,看起来都是白的。直到开了几十米远,我才渐渐恢复了视力。“如果当时有人往另一个方向闯红灯,后果不堪设想。”此后,吴欢更加关注,发现监控补光灯太刺眼的现象非常普遍。   和吴欢有同感的申城业主还有很多。日前,徐汇区市民叶先生致电“12345”,反映不久前安装在天钥桥路上的一组道路监控补光灯太刺眼,每天晚上开车路过都要闪。1月21日晚8时,记者来到天钥桥路体验。叶老师说的监控补光灯,就在南阳模范中学门口。天钥桥路这一段有四条车道,双向各一条机动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从北到南,头顶一根长杆上,两个探头分别指向下面的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四个补光灯分成两组,分别位于杆的两端。左边两个补光灯是圆形手电筒,有车经过时会激活补光灯; 右边两个是方形LED灯,入夜后会亮。从南到北,探头和补光灯配置相同。   △图为天钥桥路监控补光灯。   如果不是现场体验,记者根本没想到两个碗口大小的圆形手电筒有这样的亮度。每当有车辆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通过,相应车道的补光灯就会被激活。闪光灯是白色的,照亮了整条路。这时,如果你直视前方,你的眼睛确实会在一瞬间充满刺眼的光芒,看不清前方的路。我一时措手不及,只能紧张的闭上眼睛。一旦视线斜向上看,补光灯前面一闪,几秒钟都回不来。记者观察到,并不是每次车行道上有车经过,补光灯就开启。相反,只要有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上经过,补光灯必然会亮起。因此, 当车主经过这个路段时,如果高速公路上的车辆不多,司机可能会被亮几次。叶先生质疑,天钥桥路这一段路灯密集,加上长长的LED补光灯,路面足够明亮。有必要做这么亮的闪光灯补光吗?   △图为天钥桥路监控补光灯,闪烁的瞬间是白色。   在建议中,吴欢认为,监控补光灯的强烈闪烁会造成视觉上的短暂“光盲”,分散注意力,影响驾驶员对路况的判断,带来安全隐患。持同样观点的车主徐先生也多次拨打“12345”呼吁关闭淮海中路上寺南路西50米人行横道线上方的一个led监控补光灯。他说,强光下补光灯一闪一闪的,这段路路况复杂,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经徐先生多次呼吁,淮海中路思南路口西50米人行横道线上方的LED监控补光灯已关闭。   每隔400米就无法避开路口的“光污染”。   不仅危及行车安全,过亮的监控补光灯也成了居民口中的“光污染”,引发抱怨。记者在“12345”看到,去年12月以来,杨浦区多名居民反映,杨浦区多个路口新安装的监控补光灯,如国威路闸印路口、国合路包头路口、包头路祥印路口、国安路政路口等。,已经扰民了,家里通宵闪,连电视都看不好。   1月25日晚,记者首先来到国威路扎银路口。东侧的国威路,从东到西每个方向布置了两个探头,八个补光灯。八个灯分为四对,分别指向下方的三条机动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每对由一个圆形闪光灯和一个方形LED长灯组成。下午5点,下着毛毛雨,天色渐暗。刚过五点半,记者眼前一闪,抬头一看。循环闪光灯被“启动”了!   △图为国威路银口门东侧国威路上的监控设备,每个方向2个探头,8个补光灯。   △国威路上,银口路以东,国威路门口,下午5点半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监控补光灯已经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银口路东侧的国威路上,国威路大门,入夜后监控补光更充足。   相比天钥桥路,国威路大门银口的监控补光灯可谓“壮观”。随着国威路上来来往往的车流,两个方向的八个手电筒频繁闪烁,光线刺眼。居民庞女士家住路口东侧国威路300号爱久家园小区10楼。窗户离路口近400米。这么远的距离还会受到补光灯的影响吗?记者让她从家里的窗户拍摄一段视频。她发来的视频显示,虽然路口细节模糊,中间还有另一个小区和大量的沿街绿化,但频繁的闪光灯仍然穿过了许多障碍物。庞女士说,南边是家里的客厅和卧室。不可能一直拉着窗帘。房间里的闪光灯让人烦躁不安, 而且他们不能专心看电视。“有时候白天会闪,真的很夸张。”   △庞女士发的视频截图。图中路口400多米远,补光灯的强光穿透力极强。   记者随后走访了包头市国和路包头路口和鲁巷银口路口,发现情况相似,路口都安装了同样的圆形手电筒补光。这些手电筒工作时,会对附近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困扰。在包头路巷殷路口,路口北侧包头路上安装的闪光灯发出的强光,毫无阻隔地打在莱茵半岛小区的高层建筑上。居民郭先生说,“一度白天只能拉窗帘。”   △图为包头路祥银楼路北侧包头路上安装的监控设备。强烈的闪光主要来自左侧三个圆形手电筒。   △在包头路上,可以感受到包头路巷银口路监控闪光灯补光灯发出的强光,地面也形成了耀眼的反光带。   记者在“12345”看到,针对居民投诉,公安部门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例如,针对庞女士和郭先生,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回复称“在不影响图像监控系统拍摄效果的情况下,对探头亮度进行了适当调整”。调整是否有效?庞女士说效果有限,应该闪还是不闪?如果居民诉求强烈,关掉是权宜之计。比如,记者在国安路管理局路口看到,晚上9点多,虽然路口车来车往,但李政路上一排圆形闪烁的补光灯并不亮。补光灯对着的国定路700弄的居民告诉记者,在多次投诉后,公安部门承诺关闭“夜闪拍摄模式”。   代表和市民提出的建议被采纳了吗?   记者在“12345”看到,监控补光灯过亮一直是投诉的热点问题。除上述区域外,仅去年12月以来,延安路高架华山路下匝道、沪渝高速中春路下匝道、普陀区洛川路12号附近、S6沪湘高速绿地、和园小区附近的监控补光灯成为市民投诉的对象。   那么除了调低亮度,关掉效果不大,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监控补光灯过亮的情况呢?在通过市长信箱提交的建议中,吴欢还提出了几点建议:要结合道路和交通状况,对补光灯的必要性和运行时间进行合理评估;再比如尽量使用长亮的补光灯,减少闪光的频率,减少对驾驶员的影响。此外,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志敏建议,使用低光相机,提高相机的感光能力,减少对补光灯的依赖;李代表建议对光补偿装置的亮度设置上限,加强光补偿装置的改进和技术创新。   乌桓的建议很快被采纳。市公安局交警总队随后主动联系他,并告知其建议的执行情况。交警部门表示,已将补光设备整改视为一项常态工作。即针对市民反映的“光污染”问题,结合正常检查,及时调整或关闭了过亮的补光灯。据称,去年3月以来,交警部门组织力量对外环线内的地面道路电子警察补光灯进行了3次夜间巡逻检查,发现16处过亮补光灯设备,已全部整改完毕;同时,交警部门已开展技术研究,推出“微光设备”。也就是说,交警部门, 与一些企业一起,开发了一种不使用额外LED补光灯的“微光电子警察”。这类设备仅依靠少量嵌入摄像头的LED光源,采用图像还原,叠加集成多功能电子警察违法抓拍算法,在夜间也具有执法威慑力。据交警部门介绍,去年以来,交警部门已完成全市400多台旧设备的改造。   △图为“微光电子警察”。(图为交警部门)   不过,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虽然“微光电子警察”能有效解决“刺眼”问题,但由于设备使用寿命和经费有限,只能逐年更换,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面更新;同时,在没有路灯等照明条件下,微光设备无法有效捕捉,仍然需要标准亮度补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申城道路上的监控设备不仅限于电子警察,很多安防监控探头也存在补光灯太亮的问题,需要整体考虑。   因此,正如代表们所建议的,有关部门应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尽快对全市现有监控照明装置进行全面筛查,限期改造有眩光危害的,治理道路监控照明眩光这一“顽疾”。

推荐阅读:

高压环网柜的应用及施工安装流程

多功能电力仪表与旧式电力仪表的差异

跌落式避雷器是什么?跌落式避雷器安装方法

TAGS:
推荐文章
Theme By sscmwl模板,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